以下是为收购电脑项目撰写的技术文档,按照用途、使用说明及配置要求展开说明,约200:
1. 设备用途定位
本次收购的76套教学电脑(配显示器)及100台备用主机(不配显示器)主要用于机房教学场景,支撑程序设计、网络工程等课程的实验教学需求。设备将部署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,需满足日均10小时高负荷运行要求,同时兼容Linux/Windows双系统教学环境。
特殊说明:收购电脑将重点应用于网络实验室扩容项目,需与原设备保持硬件架构兼容性(如支持IPv6协议栈、网络同传功能),确保分布式部署环境下业务连续性。
2. 使用管理流程
2.1 资产登记规范
每台收购电脑须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执行四级管理流程:
1. 领用登记:教学组长填写设备型号(E7400/G45主板)、序列号、采购日期等23项基础属性
2. 部门审核:资产管理员核验配置参数(CPU/内存/硬盘规格)
3. 归口备案:技术部门录入网络配置(MAC地址/IP分配)
4. 财务入账:生成资产卡片及财政分类编码(支持教育部16大类与财政6大类双标准映射)
2.2 运维管理要求
3. 核心配置指标
3.1 硬件技术参数
| 组件 | 配置要求 | 技术标准 |
| CPU | Intel E7400双核处理器 | 主频≥2.8GHz,L2缓存3MB |
| 内存 | DDR2/DDR3 1G2双通道 | 最大支持8GB扩展 |
| 主板 | Intel G45/Q45芯片组 | 提供≥2个PCI-E x16插槽 |
| 存储 | 7200转SATA硬盘≥250GB | MTBF≥100万小时 |
| 网络 | 千兆网卡(支持PXE启动) | 兼容IPv4/IPv6双协议栈 |
| 安全特性 | 硬盘保护卡(增量拷贝功能) | 支持断点续传与差异还原 |
(数据来源:招标文件技术规格)
3.2 软件环境配置
基础镜像包含:
安全策略:
4. 网络架构设计
收购设备需接入既有网络实验室架构(见图1):
[实验设备]
├── 接入层:48口全千兆交换机(支持VLAN隔离)
├── 汇聚层:三层IPV6核心交换机(OSPFv3路由协议)
└── 管理平台:
├── 设备管理器(支持≥8台设备并发管控)
└── 无线控制器(管理3个802.11ac接入点)
关键要求:
5. 故障处置方案
5.1 应急响应机制
5.2 数据恢复流程
1. 通过HDD Regenerator修复坏道
2. 使用R-Studio提取重要教学数据
3. 执行安全擦除(DoD 5220.22-M标准)后返修
6. 扩展兼容说明
为适应未来五年技术演进,设备需满足:
本文档严格参照《GB/T 25647-2010电子办公设备安全要求》编制,技术参数来源于招标文件与资产管理标准,系统架构设计参考SOA服务化规范。设备验收时将执行72小时压力测试(包含MemTest86+内存校验、Prime95满负载运算等20项检测项目)。